案例导入
“最强推销”、“最佳代言人”……第四次中国-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,人们再次把这样的标签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联系在一起。2015年11月25日11时整,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启动。在这趟载有16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的列车上,李克强不时给各国领导人介绍中国高铁的情况,各位领导人也亲身体验到中国高铁的魅力。在这趟被媒体称为性价比最高的“代言”之旅中,李克强表示,中方愿同有需求的国家分享这一成果,与中东欧国家携手合作,在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,在高铁和铁路设计、建设上为中东欧国家提供量身定制的方案和产品。时间回拨两年,2013年11月,李克强访问中东欧国家,在与多位国家领导人会晤时,他大力推介中国装备,表示中方愿与有关国家一道,将铁路合作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新亮点。
“李式推销”可谓卓有成效。两年后,“推销”成果便告落地。2015年11月24日下午,第四次中国-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后,李克强和匈牙利、塞尔维亚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“16+1合作”的“旗舰项目”匈塞铁路两个合作文件的签署。这一项目将确保年内开工,两年完成。
李克强总理的“高铁代言”,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大的轰动效应?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名人效应来解释。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,依赖于克强总理的权威、知名度及人格魅力,成功吸引其他国家领导人对中国高铁的关注,并从心理上对中国高铁产生认同,进而促进其对中国高铁方案和产品的购买行为。